
报名电话热线: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

-
微信公众号
-
凌主任
-
谢教官
一、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位于广州市长洲岛的黄埔军校训练基地近日迎来建校百年纪念活动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教育基地之一,该基地完整保留了1924年建校时期的11处文物建筑和2.2公里军事防御体系。记者现场观察到,在占地18万平方米的训练区域内,历史陈列馆与现代化模拟训练场形成鲜明对比,既有按原貌复原的战术沙盘教室,也配备了虚拟现实对抗系统、智能射击靶场等先进设施。
二、特色训练体系揭秘 基地目前开设的"沉浸式历史训练课程"引发广泛关注。参训人员需在三天内完成"1926北伐战役模拟推演""抗战时期情报破译实战"等系列课程,通过穿戴式设备还原历史战场环境。据训练日志显示,本年度已开展装甲兵协同作战、无人机侦察反制等27项新质战斗力培训,参训人员战术决策效率提升40%,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提高35%。
三、国防教育创新实践 在青少年教育领域,基地推出"军事历史研学+"项目,将传统革命教育与现代体验式学习结合。今年暑期开展的"重走东征路"主题夏令营吸引全国23个省市学生参与,通过GPS定位系统还原历史行军路线,配合野战炊事、战地救护等实践课程,实现日均8公里的沉浸式教学。最新统计显示,近三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超12万人次,相关课程获评省级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。
四、国际军事交流平台 作为对外开放的军事文化窗口,基地年内已接待17国驻华武官代表团参观。特别设置的"中外经典战例研讨区"陈列着从春秋战国到现代反恐作战的136个经典案例模型,配备多语种智能解说系统。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维和培训中,来自东南亚国家的32名军官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城市反恐特训,训练内容涵盖建筑物突入、人质解救等6个高危科目。
五、文物保护与科技赋能 文物部门最新披露,基地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全部历史建筑数字化建档,误差控制在0.2毫米内。在军事训练区,通过地基雷达监测系统对重点文物进行24小时形变监测,确保历史建筑与现代化训练设施和谐共存。值得关注的是,基地图书馆新近完成古籍数字化工程,3.2万册珍贵军事文献实现云端共享。
六、产教融合新探索 基地与地方高校共建的"智能防卫联合实验室"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,研发的战术机器人已在防汛抢险演练中投入实战测试。在民防教育领域,面向社会开设的应急救护培训课程累计发证超1.5万份,城市防灾演练参与人数突破10万人次。数据显示,相关培训使参训民众应急处置正确率提升至78%,较三年前提高22个百分点。
七、未来发展规划 据相关部门透露,基地二期扩建工程已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,计划建设占地50亩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和军事科技体验中心。拟建的多维立体训练场将整合地下坑道、水面舰艇、低空飞行等复合战场环境,预计2025年建成后可同时容纳800人开展跨域协同训练。专家表示,这种历史资源与现代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,为新时代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创新样本。
(全文完)
报名电话热线: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